我与云财共成长04 | 从学生到老师,我们一同成长
2012年9月,成为云南财经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;2014年6月,成为云南财经大学首届博士研究生之一;2017年6月,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,留校任教,成为经济学院的一名教师;2018年8月,开始担任班主任。一路走来,从学生到老师,他与云财浓浓的情结从未解开。
本期,让我们随着李冲老师的讲述,开启一段回忆之旅。
▲讲述人
李冲(右一)与导师钟昌标教授合影
李冲
1989年10月生,安徽人,经济学博士。现为云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。▲我与云财共成长
2012年9月,我来到云南财经大学读研,与云财结下第一段缘分。2014年6月取得硕士学位后,受到导师钟昌标教授的影响,我选择继续留在这里读博,并于201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。云南财经大学在2013年获批博士点,2014年第一次招生,当时在全国招了九个博士生,三个统计学,三个管理学,三个应用经济学。而我,有幸成为其中之一。
备考过程中有许多准备不足的地方,但是导师和周围的朋友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,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和支持。
读博是一场孤独的旅行,但并非只有你一人独行。当时九个人中我年龄最小,大家平时也非常照顾我,很感谢他们。有几位博士生是边工作边读博,他们有工作还有家庭,压力比我要大很多,但他们不曾说过放弃,始终坚持着。对我来说最遗憾的事,就是由于毕业时间不统一,我们没有一张完整的毕业照。
读博时候老师和我们经常一边喝茶一边交流,每周都会开展几次,是一种较为开放的学习方式。我觉得这种方式对学生个性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。当时我们九个人在一起学习,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很强,现在的同学都是自己学自己的专业,交互性没有那么强了。当年我们的博导比博士生还要多,博导有二十多个,博士生就我们九个。现在学校的招生规模持续发展壮大,单经济学院的在读博士生数量就已经达到59位,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数量也同样在大幅增加,经济学学科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。
2017年5月的博士生毕业答辩,是我读博期间印象最深的事。由于我们是第一届博士生,学校领导十分重视,当时书记、校长、副校长,组织部、宣传部、学院的领导都来了,还来了两三台摄影机,全程录像。当时许多学生想来旁听,教室都容纳不下,所以情形非常紧张。
在2017年6月顺利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,我选择留在了云财,成为经济学院的一名教师。由于读博期间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学校的方方面面,对学校特别是学院的各个部门办事流程也比较了解,加之与各位老师比较熟悉,所以从学习到工作的衔接会比其他同期参加工作的同事更为顺利。
一路走来,我的导师钟昌标教授给了我很多帮助,对我影响深远。在我读博结束的那一年,我没有回家过年,而是选择留在昆明。钟老师邀请我去他家过年,带我徒步去昆明湖瀑布公园。路上他与我比赛跑步,没料到,二十多岁的我竟然输给了五十多岁的他。说来惭愧,我平时确实不注重锻炼。
2018年8月,我开始担任贸经18-1班主任,我也会带着我的学生去运动,去爬山,想把我曾经从我导师那里获得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,尽数教给我的学生。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,成为了我入职以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。我需要参与学院的教学、教务、学科建设之类的工作,做事的方式也需要从学生思维转换为教师思维,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。
最后我想对云财的学子们说,今日你以母校为荣,未来母校以你为荣。希望各位学弟学妹努力学习,勇攀高峰,在未来能够给我们的学校添光增彩。如果可以的话,希望在社会上发展得比较好的校友能尽力回馈母校,让云南财经大学发展得更加美好。
往期回顾:
我与云财共成长02 | 守护云财三十余载,有幸见证学校一路发展
戳“阅读原文”了解更多
李冲老师的故事
文字整理 | 郭忆铭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视频 | 陈珊
封面图 | 段文其
排版 | 马冰伶
栏目编辑 | 张文静
编辑 | 张薇 吴炳昕
实习编辑 | 马冰伶 徐培淇